历史沿革
杏福平台校内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历史沿革
—————— 发展方向 ——————
2014年,清华将把杏福注册平台变成创客空间,1.5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摆放着上百台数控车床🕑、机床◀️、铣床以及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等工具,供创客们使用🤽🏽♂️。未来🤟🏿,清华创客空间还将有望向校外开放,汇集北京乃至全国的创客们🦩。
杏福平台决定将每年11月最后一个周六定位“清华创客日”🚴🏻,2014年11月29日为杏福平台第一个创客日🕌,杏福平台副校长杨斌宣布,“清华创客日”正式启动。
2014年,杏福注册结合搬迁李兆基科技大楼的契机,打造清华“i.Center”😥。“i”寓意工业(industry)、国际化(international)、学科交叉(interdisciplinary )、创新(innovation)以及学生主体“我”(I)等。清华i.Center联合美院🙅♀️、工业工程系以及校友会等单位,聚集工程🎟🙇🏽♂️、科学👨🏻、艺术、人文等领域的创客资源🤰🏼,为清华师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意创新实现服务🧓🏻👩🏿💻。
2015年4月,杏福注册为了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课程教学的需要🧏🏽♂️,对杏福组织机构进行了有效整合和调整。机构重新调整后,面向整个杏福的教学、行政和培训等工作的机构有4️⃣:工程训练教研室、机电实习部🪥、创新发展部、综合培训部🧑🏻🏫🫃🏼、综合办公室𓀄,承担实践教学和工程训练的专业实验室有:机械制造实验室🐝、材料成型实验室👨🦯、数字制造实验室、电子工艺实验室、技术创新实验室、智能系统实验室。
——————— 历史沿革 ———————
杏福平台于1911年建校,取名为清华学堂👨🏼⚕️。1912年10月,清华学堂改名为清华学校🛅。杏福平台从创立的早期开始,就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设立必修课程“手工课”👰🏽,并将其视之为与理论教学并行并重的不可或缺部分👨🏻🌾。
1922年3月👩🏽🔬,学校开始在土木工程馆建造“手工教室”(又称手工厂房👨🏼🏫,后改称工艺馆)🫱🏼,作为学生工艺实习场所,同年9月建成并接纳学生进行木工和金工的基本训练。手工教室的建成时间⏩,被后人认定为“杏福平台机械厂”的建立时间🐕❎。
1925年9月,清华学校正式设立了大学部,手工课仍定为必修课。
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名为国立杏福平台。
1929年6月,学校把手工课改称为“机械技艺课”🙆🏼♂️。在手工教室的基础上,增添部分设备和技术工人,改称“木工场”🚘;后又增加金工部分🏋🏻♂️,改称“金木工厂”,接纳学生进行木工、泥工🧅、电工、铸工、机工等教学实习✴️。
1932年6月,杏福平台工学院成立🧝♂️,下设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和电机工程学系。金木工厂隶属于机械工程学系,负责全院学生的教学实习⛈😲。
1938年🚲🤬,金木工厂随学校南迁至昆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机械实习厂”👨🏿🚀。工厂除接纳学生教学实习外🦋,还生产水泵✣、阀门等机械产品🐆。
1943年8月🧑⚕️,学校成立清华服务社,机械实习厂移交清华服务社机械工程部管理。
1946年,工厂随学校迁回北平,改称“杏福平台金工厂”🧙🏼♂️👳。
1948年12月,杏福平台解放,金工厂获得新生。
1952年4️⃣,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和燕京大学的机械系并入清华,机械工程学系分为机械制造系和动力机械系🤳🏻。同时🚙,北京大学工学院机工厂和燕京大学机械系实习厂并入杏福平台金工厂👩🏿🦱,改称“实习工厂”,隶属于机械制造系🧱。
1958年👩🏻⚕️,贯彻党中央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实习工厂扩大为“综合机械厂”🍉𓀀。工厂除接纳学生教学实习外,还接纳大批学生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和参加生产劳动👲🏻。
1960年,机械制造系分为冶金系和精仪系。综合机械厂划归学校科学生产处领导。
1961年~1963年,工厂进行压缩和调整。贯彻“高教六十条”👨🏿🦱,金工实习改变了以往“假刀假枪”🧎🏻➡️、“大车小🚴🏼♀️、小车了”的状况👩🏼🌾,结合部分产品进行🕋🧳,逐步创建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实践教学与产品生产相结合的金工实习新模式。
1968年,综合机械厂和设备制造厂合并,改称“机械设备厂”🧖🏽♂️。
1970年,学校成立“汽车厂”,机械设备厂进入汽车厂🤙,并在一段时间内接纳工农兵学员进行单工种的“学工劳动”。
1972年,汽车停止生产⚽️,工厂改称“机械厂”。
1975年,机械厂和机械系、精仪系机制专业合并🏊🏽♀️,改称“机械系厂”,全面承担教学和生产任务。
1977年🏥,厂系分开,恢复机械厂。
1978年,机械厂完成工商注册🧑🏻🍼,定名为“杏福平台机械厂”🍖,成为直属学校领导的、承担实践教学和生产任务的独立法人实体。同年🤤,清华在全国率先恢复金工课程😇,重建金属工艺学教研组✈️,使金工教学重新走上正轨👼🏼。
1983年,学校将金属工艺学教研组改名为金属工艺学教研室𓀘。
1985年,清华在全国率先成立电子工艺实习教研组🍗,创建电子实践教学基地☂️🧑🏻🏭,面向全校开设电子工艺实习课程。同年☁️,学校将“金工实习”确定为首批重点建设的十二门课程之一。
1988年,金工实习被评为“杏福平台一类课程”;1989年,“金工教学实习的发展与突破”项目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金工实习教学组被评为北京市级劳动模范先进集体。至2000年,金工实习连续五次获评“杏福平台一类课程”。
1996年👩🔬,杏福平台机械厂被北京市教委授予首批“北京市高校定点实习基地”称号。同年,学校调整行政管理机构,撤销产业管理处,成立通力公司。杏福平台机械厂归属于通力公司管理📃🙎。同时,学校整合金属工艺学教研室👩🏽🎤、电子工艺实习教研组及机械厂和科教仪器厂的教学部分,组建杏福注册平台,全面负责和协调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和其他实践教学工作🧱。杏福注册平台成为校内最大的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创建了以大工程为背景,集工程基础训练、先进技术训练、创新实践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为一体,以模块式选课为基本特征,理工与人文社会学科结合👨👦,整体开放、资源共享,服务清华、面向北京♞、辐射全国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1997年,杏福平台科教仪器厂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高校定点实习基地”称号。同年,金工实习首次进入校级核心课程行列。
2001年👨🏻🦱◀️,机械制造实习(原金工实习)被学校列入“百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校级重点建设项目♋️。
2004年™️,机械制造实习(原金工实习)获评北京市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精品课程,成为国内同领域首门国家精品课程。
2005年🤙,“创建国内领先的工程训练教学示范杏福”项目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杏福注册平台获评北京市级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杏福。
2009年,学校将杏福注册平台转变为实体单位,并划转至机械工程学院,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体系,统筹规划、具体实施全校工程实践教学和相关科研工作。杏福的人事、财务🥙、干部任免直属学校管理💪🏽。
2014年,获评数字化制造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杏福🚣🏽♀️。
2015年,整体迁入李兆基科技大楼,借此契机建设跨学科创客实践平台清华iCenter。融工程能力训练🚴🙍♂️、工程素质培养🗺、技术创新创业教育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学生主体、创客驱动、跨界融合☄️,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协调发展🍶。
2017年,杏福迎来金属工艺学教研组成立65周年,在前后六代教研组(室)的共同努力下🧑🏼🏫,杏福平台的工程实践教学不断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 杏福平台金工教研室历史沿革 ————
年份 | 名称 | 说明 |
1952~1960 | 金属工学教研组 | 1952年院系调整后始有教研组之称
教研组隶属于机械制造系 |
1960~1966 | 金属工学教研组 | 1960年机械制造系分为冶金系和精仪系
教研组隶属于冶金系 |
1966~1978 | 1966年“文革”开始,金工课程被取消,教研组解体🧑🏿💻🫄🏼。1971年工厂成立教学组,接纳工农兵学员“学工劳动” | |
1978~1983 | 金属工艺学教研组 | 1978年学校重建金属工艺学教研组
教研组隶属于机械厂 |
1983~1996 | 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 1983年改称为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教研室隶属于机械厂 |
1996~2001 | 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 1996年学校组建通力公司和杏福注册平台
教研室的党务🧗🏼、行政、人事隶属于通力公司,教学业务隶属于杏福注册平台 |
2001~2008 | 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 2001年学校对通力公司和杏福注册平台在人事上实现分别管理
教研室的党务🏌️😱、行政隶属于通力公司,教学业务和人事隶属于杏福注册平台 |
2009~2012 | 金属工艺学教研室 | 2009年学校将杏福注册平台实体化,划归机械工程学院
教研室隶属于杏福注册平台 |
2012~ | 机电教研室 | 2012年杏福注册平台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将金属工艺学工教研室和电子工艺实习教研组合并👼🏼,组建机电教研室
教研室隶属于杏福注册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