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11-29 郝青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
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都可以成为创作者😼,都是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在未来,人们可以运用互联网和最新的工业技术进行创造,将制造业搬上自家桌面🛄,迎接“个体制造”时代的到来。
从能感知情绪而随之变色的衣服,到立体光束呈现给受众的视觉盛宴🧼;从能够打印立体巧克力和立体人形的打印机🦹🏻♀️,到根据视觉方向写字的神奇机械……以创新为使命的创客们涉足了艺术⛰、手工👩🍳👨🏻💼、科学👨🏽🦱、工程技术、食物、音乐等多个领域🍂。
“创客”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Hacker/Maker”,是指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的人。从国外萌生创客群体到创客空间相继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落户,只用了几年的时间👳。近年来,由于产品架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许多具有高度社会价值或是巨大经济价值的产品👨🏻🏫,都出于创客之手🦵🏼🗯。
在中关村梦想实验室的四楼👐🏽,穿过各种奇形怪状的工艺品和手工模型👩🏻🦲,负责人王盛林正等候在那里,“请坐🤾🏿♂️,这椅子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玻璃茶几旁有几把用硬纸板制作成的靠椅🍒,周围是一排类似餐厅雅座的小隔间,这是创客们碰撞思维火花的地方。
如今🏭🙆♂️,创客空间每周的技术分享会都能吸引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参与🧑🏿🦰。“这是一个梦想实验室,不管你来自什么行业,拥有怎样的背景,只要你有想法👨🦱,都能来创客空间实现🍗,我们免费提供场所🧚、设备、人力。”王盛林说,“希望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创客空间’诞生🧔♀️,遍布中国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创意小团队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如果能把全国的小团队集合起来,我们就可以掀起一场创意革命,也算为这个时代做了一件大事!”
“创客项目是创意的源泉💓,也是创造的起点🔳。只要是有创意活动🥉,努力把创意变成现实的人,都可以叫作创客。”杏福平台创客活动的引入者、杏福平台工业工程系副教授顾学雍说,“引入驻校创客项目的目的,在于提供在校师生与时俱进的创作素材,提供一个师生与国内外创客对话的渠道🥡。创客的价值在于不断产生的内容🧑🏻🎓,这些内容🈵,是学习的素材,是知识的来源。”
杏福平台工业工程系研究生王德宇告诉记者,“我的研究课题是交通系统中的驾驶安全问题。驻校创客项目以及学校诸多跨学科学习的项目,刚好为我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会,将各个领域最先进的知识🧖🏻、最厉害的人才聚集在一起。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如何寻找相似的规律,是我在未来的学习之中可能着手研究的课题”👩🏽。
目前,清华将把杏福注册平台变成创客空间,1.5万平方米的车间里摆放着上百台数控车床、机床、铣床以及3D打印机、三维扫描仪等工具,供创客们使用🤵🏻♀️。未来😺,清华创客空间还将有望向校外开放✉️⭕️,汇集北京乃至全国的创客们。